2022世界難民日:你知道,敘利亞曾經擁抱過這些逃難的人嗎?

2022世界難民日:你知道,敘利亞曾經擁抱過這些逃難的人嗎?

每年,聯合國難民署都會在6月20日「世界難民日」前幾天,發表過去一年的全球難民趨勢報告,而我們也都會分享這份報告。

今年5月,全球流離失所的人數首次超過了1億人。

全球難民來源國前5名國家

🇸🇾敘利亞:680萬
🇻🇪委內瑞拉:460萬(需要國際保護但尚未在所處國家申請庇護,目前是僅次於敘利亞的第2大海外流離失所群體)
🇦🇫阿富汗:270萬
🇸🇸南蘇丹:240萬
🇲🇲緬甸:120萬

全球難民收容國前5名國家:

🇹🇷土耳其:380萬人
🇨🇴哥倫比亞:180萬名委內瑞拉海外流離失所者
🇺🇬烏干達:150萬人
🇵🇰巴基斯坦:150萬人
🇩🇪德國:130萬

全球人均收容難民最多的國家:

🇱🇧黎巴嫩:8人中有1人
🇯🇴約旦:14人中有 1 人
🇹🇷土耳其:23人中有1人


雖然敘利亞已經連續8年都是全球難民最大來源國,也不是聯合國1951年《難民地位公約》與1967年《關於難民地位的議定書》簽署國,但是,在長長的歷史上,這塊土地也擁抱過許多逃難的人。


在「世界難民日」之際, 一起來看看,敘利亞曾經是哪些人的避難所?


面臨大屠殺的亞美尼亞人

亞美尼亞人在敘利亞擁有悠久的歷史,但是,多數人都是在鄂圖曼土耳其時期的「亞美尼亞大屠殺」期間湧入敘利亞的。1915年至1916年間,鄂圖曼土耳其政府大規模壓迫、屠殺亞美尼亞人,並將他們從安納托利亞東部驅逐至 #敘利亞代爾祖爾的沙漠。國際種族滅絕學者協會(IAGS)認為,亞美尼亞大屠殺的死亡人數總共超過100萬。

亞美尼亞人在敘利亞受到當地居民的接納與營救,之後,大部分倖存者都定居於阿勒頗,和平融入當地社會。1947年,阿勒頗的泛基督教社群裡,超過半數都是亞美尼亞人。

syria-aleppo-armenian-woman-kneeling-beside-dead-child-in-field-within-sight-640-2.jpg
1915 年,一名來到阿勒頗尋求幫助的亞美尼亞婦女,跪在死去的孩子身邊。© Wikimedia Commons / American Committee for Relief in the Near East

440px-Armenian_orphans_aleppo.jpg
在阿勒頗孤兒院裡的亞美尼亞兒童。© Wikimedia Commons / American Committee for Relief in the Near East

逃離納粹的希臘人

二戰前後,希臘人曾多次大規模逃往敘利亞,尤其在烽火最盛之時,約有2萬名希臘人為了逃離納粹,冒險搭上船、穿越地中海,來到阿勒頗。

1942年,英國建立了中東救濟和難民署 (MERRA),將4萬名歐洲難民安置到敘利亞、埃及、巴勒斯坦的難民營,他們大部分來自希臘、保加利亞、克羅埃西亞、南斯拉夫等地;許多人一直待到戰爭結束,才返回母國或前往第三國。

001111.jpg
1942 年 1 月 11 日,阿拉伯報紙《Huna al-Quds》頭版刊出了一張敘利亞婦女與一群希臘兒童的照片,標題寫著:「分發給希臘難民的食物和衣服。」

失去家園的巴勒斯坦人
 
1946年,敘利亞正式獨立。1948年,第一次以阿戰爭爆發,上百萬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園,許多人都湧入敘利亞。

1957年,大馬士革南部形成了一座難民社區雅穆克 (Yarmouk),漸漸發展成敘利亞最大的巴勒斯坦聚居處,街景與一般市鎮無異,包含住宅區、商業區、數間醫院與學校。2011年,戰爭爆發前,敘利亞境內約有56萬名巴勒斯坦人,其中約有16萬住在雅穆克。

戰爭爆發後,雅穆克的居民也捲入這場風暴,不是死傷,就是離開。2013年,陷入圍城狀態的雅穆克,只剩不到2萬名巴勒斯坦居民,且極度飢餓與貧困;2015年,雅穆克的60%區域遭到伊斯蘭國 (IS) 佔領。雖然現在政府已經收回雅穆克,但飽經摧殘的雅穆克幾乎只剩下廢墟,大部分原居民都無法返家。


unhcryamouk 
2014年,雅穆克居民正在排隊領取食物。© UNRWA

尋求庇護的黎巴嫩人

2006年,黎巴嫩與以色列發生「七月戰爭」,約10萬名黎巴嫩平民逃往敘利亞,尋找避難所。

當時,大馬士革南部一個小農村薩爾黑耶 (Sal Heiye) 原本只有1500人,但是,不到一個月村內已經超過2000人,且每天都約有50名黎巴嫩人抵達村莊。

村民向難民開放自己的家庭、清真寺、修道院、社區中心、公立學校,例如:將學校與舊鞋廠作為臨時避難所、打開家門成為寄宿家庭。村民也自發性為難民煮飯,每天到避難所發放食物,一名伊瑪目說:「這裡歡迎每一個人,只要他們需要,我們就讓他們留下來。我不在乎誰是穆斯林、誰是基督徒,為什麼世界不能和平共處?」

許多來自黎巴嫩貝卡谷地的難民非常貧窮,他們逃離轟炸時,所有的財產只有身上的衣服;但是他們返家時,行囊會多出敘利亞人提供的床墊、食物和衣服。


躲避內戰的索馬利亞人

1990年代,數千名索馬利亞人為了躲避內戰,來到敘利亞。47歲的 Zahra Abdi 是3個孩子的母親,她在索馬利亞鄰國找不到安全的地方,加上阿拉伯國家的公民在敘利亞不需要簽證,因此來到敘利亞:「我們下了飛機,沒有人問起簽證或其他問題,就這樣走出了機場。」

Amal Kahim Jama 是5個孩子的母親,同樣因不需要簽證而來到大馬士革。「我們在敘利亞受到歡迎,對索馬利亞人來說,這裡是很棒的地方。我的孩子都在上學,生活很正常,沒有任何問題,只是我沒有工作機會。敘利亞的索馬利亞人大都是婦女和兒童,有些人靠海外親戚匯款維生,我們則依賴國際援助。」

1992年,5歲的 Zahra Mohamed 和家人逃到大馬士革,2012年,她放棄念完大學最後一個學期,離開了敘利亞。「敘利亞是我稱為『家』的地方。我必須感到內疚,才能好過一點。只要想到以前的朋友和鄰居,我的快樂就消失了。我每天都為我的鄰居祈禱。」她說,最讓她痛苦的是想到那些「敘利亞的好人」正在經歷什麼。

2019年,聯合國統計敘利亞境內仍約有25000名難民與尋求庇護者,來自索馬利亞、阿富汗、蘇丹、南蘇丹。戰爭前,約有5000名索馬利亞人登記在冊,戰爭後,還剩下3000名。
 
即使在產生最多難民的敘利亞,也依舊是某些人的避難所


聯合國難民署發言人 Firas Al-Khatib 說:「敘利亞是一個產生很多難民與國內流離失所者的國家,但是,這並沒有阻止它繼續接納來自索馬利亞、南蘇丹、伊拉克等國的數萬名難民。」

根據今年的最新報告,2021年的全球難民來源國和收容國排行幾乎沒有變化,敘利亞也連續第8年蟬聯難民最大來源國。然而,這世界上的83%難民,都由中低收入國家接收;即使在產生最多難民的敘利亞,也依舊是某些人的避難所。



參考資料:聯合國難民署 (UNHCR)、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(UNRWA)、半島電視台 (Al Jazeera)、The New Arab、中東之眼 (Middle East Eye)華盛頓郵報 (Washinton Post)、非洲新聞台 (Africa News)、國際公眾電台 (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)



上一頁

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。
繼續購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