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漂亮也能改變世界:2019「時尚革命」的 3 個台灣跨國扶貧品牌

愛漂亮也能改變世界:2019「時尚革命」的 3 個台灣跨國扶貧品牌


我 6 歲時,尼龍衣進入印度市場,當時我很想要一件。母親說,我可以買給妳,但妳要記得,尼龍衣會讓有錢的生意人,賺更多錢買賓士;可是妳穿的手織背心,卻能讓某個貧窮村莊的婦女燒柴升火、煮飯給小朋友吃,妳自己決定。從那天開始,我一直只穿手織衣物,這是她鼓勵我的。

——印度環境運動家范達娜・席娃 (Vandana Shiva)


PHsu-20.jpg
我們曾經想過身上穿戴的時尚,關係著世界上的種種重大議題嗎?

當你看見一件 199 元的全新T恤,心中除了驚嘆「好便宜!」以外,是否曾好奇過,為什麼可以這麼便宜?這樣的價格,扣除營運與通路成本,反映出來的可能是什麼?

使用了劣質原料或染劑?污染環境的生產過程?來自童工或受剝削的勞工之手?

你眼中的CP值,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

時尚,永遠是普羅大眾的熱門話題,從快速推陳出新的平價服飾,到精心收藏的鑽石首飾,都可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。

然而,工業革命之後,自動化大量生產、集中工廠制度、追求效率的資本主義,以及消費主義的出現,平價時尚產業開始往「更多」、「更快」、「更新」、「更便宜」的「快時尚」方向發展。早期,衣服被視為與冰箱、洗衣機、電視一樣耐久的商品,如今,為了每一季都能推陳出新,快時尚鼓勵人們將衣服視為「消耗品」,衣服的設計更一時、品質更差、壽命更短,價格也更便宜,即使穿過幾次就丟棄也不用心疼。

這樣的生產型態為環境帶來了驚人的衝擊。紡織產業原就耗水、耗電,為了更大量、更迅速地推陳出新,過程中也大幅增加了廢棄物與二氧化碳排放量。衣服原料也發生了變化,1951年,第一件「聚酯」材質的衣服問世,這種從石油提煉而出、無法生物分解、可降低成本的成分,漸漸取代了棉花,成為最常用的纖維,從此,服飾成了「塑膠製品」的一員。今日,60%以上的成衣材質,都是以聚酯為主的合成纖維。

不停被迅速製造的大量聚酯纖維服飾,對環境造成極大的負擔。2016年,國際期刊《科學報告》(Scientific Reports) 發表陸地幾千公里外的深海動物食用微塑膠的科學證據,發現這些微塑膠都來自合成纖維衣物,包括聚酯纖維、尼龍、壓克力纖維。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(IUCN) 的調查則顯示,35%的微塑膠汙染來自合成纖維,而歐洲與中亞地區洗衣服釋出的微塑膠,相當於每人每週向海洋丟棄54個塑膠袋。時尚產業已成全球第二大污染源,僅次於石化產業。

另外,紡織產業需要密集勞動力,全球約有六分之一的勞工都在時尚生產線工作,然而,消費者通常不知道他們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工作,甚至沒想過這些勞工可能受到剝削。

2015年的紀錄片《時尚代價》(The True Cost),即追蹤了快時尚產業背後種種殘酷的真相,其中一個紡織女工,她為跨國品牌製作售價1500元台幣的上衣,但她每天的薪水只有台幣60元,不僅只能勉強支付生活開銷,還經常超時工作;她付出的勞力,完全無法幫助她改善自己的生活。

我們眼前看起來「CP值高」的商品,可能僅代表背後極高的成本被隱藏,就像一名長期關注平價時尚議題的記者說的:「快時尚又快、又美、又便宜,是因為有些人和有些地方正在替你付代價。」(Fast fashion isn’t free——someone somewhere is paying.)

源自於一場血汗工廠悲劇的全球「時尚革命日」

2013年4月24日,孟加拉發生了全球史上最嚴重的製衣工業意外——一間大樓突然倒塌,造成1134名紡織女工死亡、2600多人受傷。這座原本設計成商業大樓的建築,只能負擔一般商家與辦公室等功用,卻內含多間紡織工廠,並違法加蓋五到八樓,當地調查人員認為,紡織工廠的機械超重可能是大樓倒塌的主因。

bangladesh factory collapse.jpg
2013年的孟加拉成衣工廠意外,引起全球關注,更導致世界各地展開「時尚革命」運動。(photo by A.M. Ahad/AP)

令人心碎的是,其實前一天早有稽查人員發現建築外觀龜裂,要求大樓立即封閉,當時,其他樓層的銀行、商家、大賣場等等,聞訊都立即暫停營業,唯有紡織工廠的廠長要求勞工照常工作,並以當月薪水威脅,導致意外發生時,3000多名紡織工人都在大樓內,死傷慘重。而在血肉與瓦礫交織的事故現場,還散落著許多跨國快時尚品牌的服飾標籤,《時代雜誌》(TIME) 當時為這場事件下的報導標題是 〈為新衣而死〉,揭示了光鮮亮麗的跨國品牌背後,藏著長期忍受低薪、工時長與不安全的工作環境的血汗工廠勞工。

這場悲劇讓全球各地掀起一波關注時尚業生產過程的浪潮,由英國兩位設計師起頭,發起了「時尚革命」(Fashion Revolution) 運動——人們紛紛將自己與衣服上的標籤合照上傳至網路,並註明標語「誰製作了我的衣服?」(Who made my clothes?)要求各大品牌的服飾生產線資訊透明化,讓消費者知道自己的衣服來源,包括原料、生產地、勞工面貌、製造過程等等,以確保勞工與環境受到保障,並將4月24日定為全球「時尚革命日」,呼籲消費者變美的同時,生產者與環境也應該變得更美好。

https---blogs-images.forbes.com-oliviapinnock-files-2018-05-FRW17_citizen_grid.jpg
響應「時尚革命」的民眾紛紛將自己與衣服標籤的合照上傳網路,要求品牌資訊透明化。(photo by Fashion Revolution)

1*78U5i2cIMMiqHYCiGomWdQ.png
你知道你的衣服源頭究竟是哪裡嗎?(photo by Fashion Revolution)

「時尚革命」提倡的理念是「道德時尚」(Ethical fashion),國際上不少時尚品牌早已行之有年,但仍屬小眾。「道德時尚」的定義可廣可窄,大致上是指勞工權益受保障、製程環保永續亦避免污染與浪費、緩慢手作不趕流行、不使用動物成分、禁止動物實驗的時尚品牌。

在這波浪潮裡,台灣並未缺席。2017年的全球「時尚革命日」,台灣公平貿易時尚品牌的領頭羊「繭裹子」首次在台灣舉辦了響應「時尚革命」的活動,邀請各家倡導環保、二手、公平貿易、友善環境與動物的品牌商家齊聚一堂。透過面對面交流,讓更多消費者認識不一樣的時尚產業,成為「有意識的消費者」,開始在乎自己的消費帶來的影響。


螢幕快照 2019-12-02 21.43.10.png
2019的台灣「時尚革命」在台北松菸文創園區舉行,也是歷來最盛大的一屆。

2019年,台灣「時尚革命」在松菸文創園區舉行第三屆活動,也是歷來最盛大的一屆,不僅邀請了台灣、香港、新加坡、日本的品牌共襄盛舉,還規劃一系列的展覽、市集、講座、走秀、紀錄片、工作坊,商品涵括時裝、飾品、包包、保養品與化妝品,讓一般大眾能以更多元的形式認識「道德時尚」的議題。

其中三個受邀參展的品牌,不僅同樣是台灣女性成立的服飾品牌,目標也同樣是扶貧、生產者同樣是發展中國家的弱勢婦女,它們分別是「M.I.A」「天愛花布 AITENGA」「from Syria|來自敘利亞的手作禮物」

57623787_10213288804831137_6504778616046354432_o.jpg
2019 台灣「時尚革命」的三位模特兒穿戴著「M.I.A」的服飾、「From Syria」與「天愛花布」的耳環。


台灣走入世界,和南蘇丹、烏干達、敘利亞一同編織希望

「天愛花布」是一對排灣族姐妹成立的品牌,妹妹尤希谷 (Yoshiku) 是長駐在烏干達的NGO工作者,在當地小村莊成立裁縫工作坊,以東非傳統花布「Kitenge」為材料,教導單親媽媽製作耳環、髮帶、包包等商品,姐姐法莉絲 (Vaillys) 則在台灣負責販售與推廣,自2014年成立以來,俏麗、獨特又好搭的商品一直廣受年輕人歡迎。

「M.I.A」則是長期關注蘇丹與南蘇丹的「還有我戰區關懷協會」(And Me Taiwan) 旗下的公平貿易品牌,執行長張允欣是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語言學博士,曾受邀到奈及利亞國立伊巴丹大學 (University of Ibadan) 任教,在地經驗豐富。她聯合烏干達數間難民組織,組成服裝設計團隊,與「繭裹子」合作,在台推出100%非洲手作的高級訂製服飾,為非洲扶貧工作走出一條不同的路。活動當天,兩家攤位擺滿鮮豔亮麗的東非花布服飾,散發出濃濃的東非風味,成為現場一大亮點。

20190420_fashion_revolution-341.jpg
「M.I.A」執行長張允欣 (左) 與「天愛花布」的法莉絲 (右)。

螢幕快照-2019-12-20-14.10.41.jpg
「天愛花布」的東非花布時尚口金包

螢幕快照 2019-12-02 21.43.20.png
「M.I.A」與「繭裹子」合作推出烏干達婦女的公平貿易手作服飾,每件衣服上都有製作婦女的簽名。


「from Syria」則是台灣唯一的敘利亞婦女手作品牌,嚴選世界各地的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,專門引進敘利亞婦女的手作品來台販售,希望支持身在異鄉的敘利亞婦女,透過工作重建自信與經濟能力;另一方面,「from Syria」也希望成為台灣大眾接觸敘利亞議題的一座橋樑,讓有心關注世界的人不再只能感到遙遠、無力。

這座橋確實成功搭了起來,成立一年來,「from Syria」受邀至台灣大學「AIESEC」與難民議題展覽、政治大學「TED X NCCU」與中東通識課、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、中原大學國際通識課、扶輪社⋯⋯等學校機構超過15場演講、20多場市集,其營業額等於支持了157位婦女的收入,平均一個月支持13名婦女。

這些敘利亞婦女的手作品,通常以中東景色、傳統文化或家鄉回憶作為靈感來源。這些獨具特色的款式,總能獲得外國消費者的好評,當這些聲音傳回敘利亞婦女耳中,常讓她們信心大增,也更積極學習技能、自我突破,形成良性循環。「我以前從來沒有工作過,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。」一名婦女說:「我也從來沒想過,會有外國人喜歡我做的東西。當我想到我完成的飾品,最終是外國人配戴在身上,感覺真的很好。」

FB刊頭照片.jpg
「from Syria」引進台灣並獨家代理的敘利亞婦女手作耳環

螢幕快照 2019-09-20 11.13.52.png
以原產於敘利亞的大馬士革玫瑰為設計靈感的編織耳環「大馬士革玫瑰」


有趣的是,在這樣的過程裡,台灣不只是單方面扮演支持的角色,還能自然地進行國民外交。敘利亞婦女們驚訝她們的手作品會送到台灣,也沒想到竟然有一群看似遙遠的台灣人默默關心著她們。

另一方面,因著密切的互動,這些組織會在各自的社群網站介紹台灣,讓國際看見台灣人關心世界的行動,也增加了台灣曝光度;其中一群身在土耳其的敘利亞婦女,甚至主動為台灣製作了一款名為「福爾摩沙」(FORMOSA) 的耳環——以外圈的米白與藍色代表台灣四圍的海洋、棕色象徵台灣人樸實堅毅的性格,中央的金黃色則代表一顆溫暖的心,完美詮釋台灣的形象寫照。

螢幕快照 2019-12-02 21.43.24.png
土耳其社會企業「小雌駒」(Muhra) 的敘利亞婦女特地為台灣設計的「福爾摩沙」耳環,左為大款,右為小款

在「時尚革命」壓軸的走秀上,這三個品牌巧妙地被安排到同一組,讓模特兒穿著三個品牌互相搭配的服飾配件、一個接一個地出場。在「道德時尚」商品普遍為低明度素色、簡單樸實的風格中,這段民族色彩鮮豔強烈的走秀難得成為特別華麗的橋段。

這些品牌,不但證明了台灣人積極參與國際事務、走進世界的決心,也代表著台灣人的行動力。身為已開發國家的地球村一份子,不應只定睛於自身的幸運,而是願意和被世界遺忘的人們一起編織希望。


20190420_runwayshow-327.jpg「天愛花布」的法莉絲穿著「M.I.A」的外套、戴著「from Syria」的「和平」耳環。

PHsu-203.jpg
模特兒穿著「M.I.A」的外套、戴著「from Syria」的「巴賽隆納」耳環

20190420_runwayshow-41.jpg
模特兒穿著「M.I.A」的手作服飾、戴著「from Syria」的「孔雀」耳環

PHsu-25.jpg
活動當天,「from Syria」的攤主李姿萱是曾經到希臘難民營服務的女孩,也是今年代表台灣參與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非政府組織論壇 (UN CSW63) 的青年之一,在該場會議上,她發表了自己對難民議題的觀察,並以「from Syria」為例,呈現台灣參與國際議題的行動力。

當我們對我們的生活用品一無所知,我們很容易對世界發生的一切也視而不見——購買來源不明的真皮,不知道多少動物為此痛苦地離世;以為減塑只要避免寶特瓶或塑膠袋,不知道我們丟棄的破衣也可能成為深海動物肚子裡的微塑膠;認為柬埔寨的血汗工廠是無良商人的家務事,不知道我們穿的服飾正支持著這些品牌繼續壓榨勞工。

一名參加「時尚革命」活動的民眾表示,她只是個上班族,以前覺得「CP值」是購物最重要的考量,但生了小孩後,想法開始不一樣。「認識了公平貿易,才知道消費習慣會影響環境,甚至世界另一端的人。許多低價商品背後的成本,都將由下一代來承擔。」

其實,不只便宜的快時尚,消費高昂的奢華時尚也存在許多問題,例如動物皮草、血鑽石等等。因此,關鍵不是價格,而是你對自己消費的產品究竟了解多少。

那麼,我們可以如何讓自己變漂亮,也讓世界變漂亮呢?

首先,改掉「衣櫃裡永遠缺一件新衣」的心態與消費習慣,或是改買現在相當流行的二手衣或復古衣著,也是很好的選擇,有時甚至會有挖到寶的驚喜感。

一定得買新衣時,考慮以「道德時尚」的服飾為優先,例如:製作者為處境較弱勢的生產者;使用有機棉、天然纖維 (麻、香蕉、鳳梨、大豆⋯⋯等等)、植物染的服飾;以人道方式取得原料的服飾,包括自然死亡的動物皮革、換季梳下的毛料、蠶繭破殼後才取得的絲;盡量選擇版型簡單的衣服,因為越複雜的設計,產生的碎布越多。

然而,不少人第一次接觸「道德時尚」商品,第一反應就是「價格怎麼這麼高?」除了市場較小、製作成本較高以外,《為什麼你該花更多的錢,買更少的衣服?》(TO DIE FOR) 一書指出,對此,我們或許能換個方向想——原來一件對誰都友善的衣服,價值這麼高。以往那些快時尚的「便宜」,是因為將這些成本轉嫁到別的地方了——也許是來源不明的原料,也許是遙遠小國的女工,也許是我們的下一代。

最後,不管是新衣或二手衣,都要記得「買一件,穿很久」。

今日,我們的生活已經無法脫離消費,人人都是消費者,因此,每次結帳之前,仔細思考眼前的價格、產地、品牌、製作者,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關鍵,都會是影響世界運作的巨大力量,就像曾名列《時代》雜誌的生態環保名人安娜・拉佩 (Anna Lappe) 說的:「你的每一次消費,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。」



參考資料:
1.《為什麼你該花更多的錢,買更少的衣服?》,麥田出版,2015。
2. Fashion Revolution.org
3.拒絕血汗工廠的台灣「環保慢時尚」,繭裹子的公平貿易意外之旅〉,王穎芝,CSR@天下,2019。
4.〈道德時尚:買一件對誰都溫柔的衣服〉,Cinyee Chiu,關鍵評論網,2018。
5.
〈黑暗的《時尚代價》:「平價時尚」的真實成本,不是你我可以負擔得起〉,張硯拓,關鍵評論網,2015





下一頁

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。
繼續購物